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女子拳击世锦赛 强进攻强对抗成“主旋律”

2014-11-25 09:31

  激烈、精彩、水平高、充满悬念,几乎是本届济洲岛女子拳击世锦赛给所有观赛者的一致印象,这是国际拳联首次在女子世锦赛上实行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后所产生的新变化,也是国际拳联引入10分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强进攻与强对抗成为本届世锦赛的“主旋律”。

  国际拳联摒弃以前的“打点计分”方法,引入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的目的,就是要回归拳击对抗的本质,使比赛变得更精彩。因此,对拳手的技战术水平、体能和对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靠单一特长、技术,很难在10分制计分规则下生存。

  从去年6月开始实行新规则至今,虽然只有一年多,但这种变化所产生的裂变效应在本届比赛中凸显,从比赛开始到结束,不停地进攻和对攻,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这不是个别战例,而是超过80%以上的比赛,很多场次双方进攻和对攻的频率之快,甚至超过了男子比赛。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奥运会冠军谢尔德斯与波兰拳手菲杜拉的对决,堪称是本届世锦赛最精彩、最激烈,且丝毫不逊色于男子的高水平表演,双方对攻速度之快,频率之高,力度之大,令人眼花缭乱,4回合对攻一刻也没有停止。

  另外,伦敦奥运会女子60公斤级冠军、爱尔兰名将泰勒与芬兰拳手波特孔宁以及俄罗斯奥运会亚军索非亚和巴西的伦敦奥运会铜牌得主桑托斯的比赛,都呈现出这种鲜明的特点。

  与两年前秦皇岛世锦赛相比,本届比赛拳手整体水平提高之快,对国际拳联10分制计分规则内涵理解之深,对抗之激烈,完全超出了想象。与2008年第五届宁波世锦赛相比,更是天壤之别。这既是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之后,各国和地区对女子拳击重视的结果,也是10分制计分规则后的可喜变化。

  然而,任何一项规则的改变都会引起该项目一次革命性的变化和实力格局的变化,尤其是拳击。这种变化对以打速度、控制,通过移动突击抢点为主要技术手段中国女子拳击来说,造成了较大冲击。由于大部分中国拳手打法较单一,前手拳运用少,主要是左右手摆拳,很难控制距离、节奏及为后续进攻手段创造机会,因此对抗能力不强。

  本届比赛中国拳手陆琼、窦单、李倩和杨晓丽等都有比较好的对抗能力,特别是杨晓丽,前手拳使用多,在中近距离和阵地战中能与对手抗衡。虽然她技术还不细腻,缺乏比赛经验,在掌控比赛节奏和能力上还需要提高,但已经让中国拳击看到希望。

  印度、泰国和菲律宾拳手已经在这方面展示了较好的强进攻、强对抗能力,她们可以做到,我们也同样可以。力量是基础,技术是关键,对抗最终体现的还是技术。(中国体育报 特派记者 杜文杰)

来源:
责任编辑: 裴超
中国拳击协会版权所有 | ICP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9013536号-2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0105094 |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客服及报障电话:4008102008
客服及报障邮箱:operationcenter@sports.cn
联系协会
电话:010-67166837
传真:010-67166057
Email:office@chnboxing.org.cn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白桥大街15号嘉禾国信大厦603-08
邮编:10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