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拳击来说,8月24日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中国拳击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最后一天的比赛中,一举夺得2金1银1铜,超过俄罗斯、古巴等世界拳击强国,位居奖牌榜第一位,实现了中国拳击重大的历史性突破,震惊了世界!而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22年!
中国从1986年开始恢复拳击运动,当时我们在拳击技术、手段、方法、理念等方面都比较落后。为尽快提高我国拳击运动技术水平,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我们先后邀请过古巴、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的教练执教。但仍起色不大,经过多年失败、努力和反思,我们认识到,不是我们的运动员训练不刻苦,我们要想战胜欧美选手只有依靠自己!值得欣慰的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在博采众家之长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拳击项目“快速、全面、连续、变化、准确、控制”的制胜规律,走自己的路,并融入中国武术的训练元素,形成了自己的拳击风格,提升和完善了拳击训练的理论和实践,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国运动员发展的创新之路。
通过科学的训练、对制胜规律的掌控以及训练、科研、医疗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我们涌现出一批优秀世界拳击运动员,邹市明便是其中的代表。近几年,从2003年世锦赛亚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铜牌得主、2005年世锦赛冠军、2006年亚运会冠军、2007年再次获取世锦赛冠军一直到北京奥运会邹市明夺得冠军,既是实力的展现,也是艰辛过程的回报。邹市明等优秀运动员用双拳,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虽说我们对本土作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北京奥运会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还是大大出人意料。比赛一开始,仅仅在前两轮,就有8名前世界冠军被淘汰。邹市明同样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危机。在48公斤级1/8预赛中,他与法国选手、前世锦赛铜牌得主诺尔迪纳短兵相接,也几乎翻了船。但邹市明毕竟是一个全能的经验丰富的优秀运动员,临危不乱,稳住了阵脚,并在比赛最后30秒的关键时刻以一记漂亮的组合拳赢得关键的1点。最后,裁判根据小分判定邹市明胜出。
这场比赛可谓是一波三折,惊心动魄。从这场比赛,我们充分感受到形势的严峻性和比赛的残酷性,主场作战对运动员的压力和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邹市明是中国拳击运动员的代表和领军人物,更是对手关注的重点。如果邹市明被打败,中国拳击队将面临一个群龙无首的境地,整个作战局势可能急转直下,后果不堪设想。邹市明毕竟是“大满贯”选手、全面型的优秀运动员,他顶住了这关键的一场比赛。
第二天,也就是8月17日,拳击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研究对策。一是稳住阵脚、保持冷静;二是调整心态,我们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要想去证明什么、更不要去表现什么、千万不要去追求完美,而是要恰到好处地去赢得比赛;三是检视我们的战略战术、打法理念,在进行小的调整后,继续坚持我们自己的打法和风格,最关键的是要在强手如林的奥运赛场上,打出中国拳击的气势和威风来。在接下来的比赛里,我们准备得更加充分,应对预案更加完善。比赛打得虽然非常艰苦,但也很流畅,邹市明和张小平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奥运会金牌。
回顾我们的奥运之路,我清楚地认识到,正是由于我们的执着追求和各级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鼓励,使我们坚持下来,克服了各种困难和考验,最终取得辉煌成绩。正是由于我们备战团队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使我们拳击队全面开花,位居拳击项目金牌榜首位,创造了中国拳击新的历史。正是几代拳击人发愤图强、前仆后继、勇于创新,实现了我们的梦想。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支年轻的队伍,我们运动员的整体实力还不强,尖子还不多,要想保持并发扬我们的特色和优势,还有更为艰难的路要走。
昨天的努力、今天的辉煌,都将成为历史。中国拳击队将一切从零开始,再接再厉,不懈努力,争取在伦敦奥运会用中国人的拳头再创辉煌!